欢迎访问PG电子麻将胡了平台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!今天是

向黎明

来源:校友来稿发布时间:2010-04-01 字体:

□  林焰
    1948年6月24日——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,是我生命的新起点。
    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开封战役的胜利后,即转入睢杞战役。根据战局需要,主动撤离开封。
    撤离前,鼓楼街大金台旅社——“二野”临时接待站,贴出了“解放区学校联合招生广告”。它吸引了开封大批进步青年。
    招生的消息,很快传入我校。“到解放区上大学”,这是我们久已向往的美好愿望。我班上七位同学决定去报名。
   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,每人都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。战争中两支军队先后进入我校,对待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事实教育了我们:只有跟解放军走,才是唯一出路。
    由于刚解放,校内情况复杂,大家想去报名还不敢公开。我班要走的几位同学,聚在校长室里暗地商量:为了避免外人注意,决定分散离校,各自前往报名。
六·二四这一天,分分秒秒,多紧张呵!
    上午,我要赶回家,看望患病的父亲和继母。战乱以来,老人家总在惦记着住在学校的女儿是否平安?当父亲见我回来,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:“外面兵荒马乱的,还是搬回家住吧!”老父亲期望我能留在他的身边。
    但是,他哪里知道,我就要远走高飞了!这一别还不知何时能见面呢!我没敢告诉家里要跟解放军走的事,怕老人经受不住打击。
    午饭后我要走了,父亲预感到什么,用依恋的目光送我。我辞别父亲,偷偷擦干眼泪,带着沉痛的心走出家门,从此离开了家!
    当我匆忙返回学校时,太阳已经偏西了。到寝室胡乱拿了两件换洗单衣,提上一个小包袱,趁天色稍暗,悄悄走出女中。
    再见了,我的母校!我在你的怀抱里,从初二到高三毕业,生活、学习了五年。战乱时,随你颠沛奔波流亡他乡;胜利后,又随你千里迢迢回到开封。五年风雨相依,一旦分别怎不产生眷恋之情?
    我再回头望一眼上课的教室,再仔细看一看女中的校园吧!当双脚刚跨出校门时,却被一位思想较顽固的同学拦住了:
    “喂,你拿着行李到哪里去?”
    “今晚乘火车去南京考大学。”我胡乱说。
    她用怀疑的眼光看我,伏在我耳边小声说:“今天八路在招生,你去报名的吧?”我决不能和她说真话,再次表示:几个同学约伴去南京的。
    这时,天已昏黑,还被她纠缠着,我心急如焚,担心报名会截止。分手后,我飞快地往鼓楼街大金台旅社奔去。
    当我踏进“二野”招生接待站的大门时,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了下来。前来报名的男女青年,仍络绎不绝。
    我拿起报名登记簿报名时,没有看到一个我班同学的名字,以为她们都改了名。我想了想,提笔改名林焰:火焰代表光明,让这熊熊火焰,烧掉过去,照亮我的未来吧!
    在报名处,坐着一位身材瘦削、神采奕奕的军人干部接待我们(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的负责人赖少其同志)。他对每一个前来报名的青年,都要进行谈话。轮到我时,他和蔼地说:“小同学,你为什么要报名呢?”
    “我刚高中毕业,想到华北上大学。”
    他上下打量我瘦弱的身体,关切地说:“从这里到华北,我们要绕道走,有上千里路,还要过黄河……跋山涉水,行军要自己背背包,十分辛苦,你身体受得了吗?”
    “只要能到解放区上大学,啥苦都不怕。俺当流亡学生时,过丹江、翻秦岭、奔陕西,步行走过一千五百里路呢!”我态度很坚决。
    赖少其同志微笑着点点头,同意录取了我。
    开封战役胜利,蒋介石企图挽回败局,亲临前线指挥。调集邱清泉、欧寿年兵团,分路进攻开封。情况紧急,解放军为了保卫这批学生的安全,决定当晚动身,送我们到解放区。 
    6月24日午夜,是我永生难忘的时刻。报名的二、三百名知识青年,排队点名集合,编成一支学生大队,准备出发了。
    这时,负责带领学生大队的赖少其同志热情洋溢的给大家讲话:“同志们:今天你们一大批思想进步的青年,参加了革命,增加了革命的新生力量,我代表党欢迎你们!”
    此刻,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浪,激动不已。“同志”这个称呼,我感到陌生新鲜。初中时曾把革命看得十分神秘,高不可攀。而今,自己也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同志了!
    一条长长的队伍出发了!学生大队安排在华东野战军武装部队的中间,前后都有解放军保护。我紧张而兴奋,再次告别故乡,跟上解放大军的步伐,开始了夜行军。
    崭新的革命战斗生活,展现在我的面前。战争的硝烟还弥漫在古城上空,街道上弹痕累累,到处是断垣残壁,电线杆尚在燃烧。我们的队伍从鼓楼街向南行进,踩着高低不平的单片瓦砾,走出小南门,来到开封郊外。
    这一带刚打过仗,敌人活动猖獗,野战军全副武装,准备随时战斗。上级宣布行军纪律:走路不许讲话!不许打瞌睡!一个跟一个走,不要掉队!小心敌人的地雷!
    夜风飕飕,万籁俱寂,悬挂在半空的下弦月,发出微弱的光辉,给夜行人照路。队伍排成单行,像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,在开封南郊茫茫的沙地上,蜿蜒前行。
    夜行军是紧张急促的——
    前面不时传来:“快走、跟上!”的命令,“快走,跟上!”我立刻向后面的同志传递。
    在深一脚、浅一脚的沙窝里行军,是很艰辛的,两脚重得抬不起来,加上一天的劳累,困倦极了。我的一双眼睛再也睁不开,多想闭上眼,打个盹再走,但拉下一步就有危险的,“不能瞌睡、不能瞌睡!”我暗暗提醒自己。
    一夜跋涉,曲曲折折走了三十多里沙土地,我们紧跟队伍,没有一个掉队的。
    天色微亮时,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庄,这里是新解放区,到处堆积着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。
    行走一夜,大家都很疲劳,队伍刚要停下来休息时,嗡嗡的飞机声由远而近,这是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我们了!
    两架敌机飞得很低,就在我们头顶盘旋,周围响起炸弹的爆炸声,机枪不停地噼辟啪啪扫射。学生大队乱了,女学生惊慌失措,四处乱跑,还夹杂着喊叫声。
    在这危急时刻,领队的赖少其同志出现在我们面前:“同志们,快隐蔽卧倒!”
    他不顾个人安慰,迅速组织大家分散隐蔽,保卫着这群未经过战火锻炼的学生。他将我们二、三百的生命安全,系于一身,担子多重啊!
    敌机盘旋数圈,丢下几枚炸弹,机枪扫射一阵,终于飞走了。后来听说,蒋管区的报纸上宣传:跟解放军走的一批学生,被炸死在黄河边。
    敌机走后,他擦干头上的汗水,立即召集学生大队讲话:“同志们,今天是你们参加革命的第一天,就上了一堂课,经受了一次考验。这是书本上所没有的,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。今后,在漫长的道路上,这样的‘课’还多着呢!同志们,革命是艰苦的,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呵!……”
    一席语重心长的教导,激励着颗颗年轻火热的心。一夜行军的疲劳,也顿感消失了!
1948年6月24日,对我来说多不平凡!这短短的一天啊,像经历了半个世纪,我长大了许多、懂得了许多。这天是我新生活的开始,走出校园结束了中学时代,从一个柔弱的女学生,成为革命行列中的一名战士。在人生征途上,跨出了关键的一步。
    黑夜已经过去,黎明来临了!
    我们,身披着晨露打湿的衣衫,脚踏着刚解放的热土,迎着黎明的曙光,迎着冉冉初升的朝阳,我们的队伍向前、向前!
    前方,绿色的原野,一望无际;
    身后,蜿蜒的道路上,留下我们的脚印……
    我的历史,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!
 
初下矿井
   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,5月17日,我们随大军南下的中原大学文工团,乘坐苏联造的大卡车,从黄陂进入武汉市。
    进城以后,主要开展演出活动。我们每人胸前佩戴着“军管会”的证章,在街头演唱《约法八章》、《三大纪律、八项注意》等歌曲,宣传党的城市政策。
    6月中旬,中大文工团来到黄石大冶的石灰窑演出,慰问刚解放的钢铁、煤炭工人。我第一次接触工人,感受很多,特写下一则日记。
 1949年6月19日 星期日
    我们到大冶的石灰窑慰问演出已经五天了,中午,来到了华源煤矿公司,先到煤矿山,准备下到矿井参观,大家都十分兴奋地期待着。
    出发之前领导上讲,这是一次难得的向煤矿工人学习的机会,如不妨碍生产,可以下到最底层,了解工人挖煤的情况。
    我们来到煤矿的洞口处,看到满身乌黑、面孔黝黑的工人,在一筐筐运煤;一些孩子们提着篮子在捡地上落的碎煤。看来刚解放的煤矿工人,生活是很苦的。
由一位工程师作向导,带我们分批下去参观。
    刚走进矿井便突感漆黑了,有人拿着电筒照路。我们一个跟一个,沿着运煤的小铁轨,往里面摸索前进,这是一个很长的黝黑巷道。
    再往里走,就开始听见哗哗的流水声,是从挖煤处抽出来的水。地上全是乌黑的煤水,下井前每人都换上长筒胶鞋,准备蹚水。
    又走了一段很长的黑路,才有了灯光,这里是下矿井的地方,有一个电梯,装七八个人,可下到100公尺以下。电梯开动后,如腾云一样往下落,这时四周漆黑,下到50公尺处,有盏闪烁的电灯,然后继续向下降。
    下到100公尺深的矿井时,哗哗的流水声更大了,压住了大家的谈话声。周围像下雨一样,我们头戴的草帽,不停地向下滴水。在这里氧气明显感到不足,呼吸有些困难。但矿工们却是成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。
    此处有一个排水的机房,这是矿井的关键部门。向导向我们讲解,井下排水的重要性,是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问题。有两个工人掌握着机器,他们表演给我们看机器开动的步骤,并说:矿井若不排水,工人就有被水淹没的危险。
    我们继续往里面走,前面又是漆黑的巷道,这段路开凿的较低,需要弯着腰走。走过低矮的巷道,来到了四周全是煤的地方。我们以为到了矿工采煤的最低层了,其实这里距挖煤的现场还有很长一段下去的路呢。
    这里有一条长长的斜坡路,铺有两条铁轨,通往最下层挖煤的地方。两根又粗又长的钢绳,利用滑轮装置,两辆运煤的小车,一上一下,来往不停地运输着挖出的煤。
我们看到工人们都在严肃地工作着,坚守着自己掌管的机器,思想集中,不说一句话,因稍有疏忽,就会发生事故,出人命危险。
    在斜坡路的旁侧,安有一个铜铃,这是作什么用呢?向导告诉我们:它的作用可大哩!是上下传递信息的工具。如有什么事,就拉一下系铃的绳子,下边挖煤的工人就可听见铃声。铃声又有长短、快慢之分,不同的响声,传递着不同的信息,专门有一个工人掌管。
    此时铃声响了,我们看到一辆装煤的车子,从铁轨上运上来了。车上还有几个矿工,他们像煤一样黑,只有两只眼睛在发亮。
    本来我们还想下到挖煤的底层参观,但因下去很不容易,又扰乱了工人的生产,就到此为止了。走出矿井后,大家感触很多,互相谈论着:“过去我们不知道煤是从哪里来的,现在才了解我们烧的煤,都是矿工们一头一头,从地底下挖出来的,来之不易呵!”
    煤矿工人太辛苦啦,每天在井下工作8小时,不见阳光,呼吸不到新鲜空气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我们看到的矿工都是面色黄瘦,疲惫不堪。向导给我们讲述:
    旧社会的矿工们,更是过着人间地狱的生活,像奴隶一样为资本家干活。井下还有监工的,工人稍一松懈,工头的皮鞭就会打在身上。人们在极其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劳动,有时挖着挖着就会遇到大水;有时也会遇到瓦斯爆炸,发生火灾。矿工的生命,完全没有保障。现在解放了,工人翻了身,国家首先解决的是提高矿工的政治地位,改善生产、生活条件。
    参观了矿井,教育了文工团员。有同志立即编出了歌颂矿工的快板,当晚为他们演出。
    我也即兴写了小诗一首,献给煤矿工人:
 
你混身乌黑,不讲梳妆,
           却和煤一样,有一副火红灼热的心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煤,埋藏在地层深处,积储着巨大能量,
   你,不声不响,为人民造福,
        终日劳作在不见天日的井下煤矿。
 
 闪亮的乌金,工业的食粮;
 崇高的矿工,祖国的栋梁!
 
感谢你们辛勤的开采,
将煤运送到地面上。
让煤熊熊燃烧,
让生命发热发光!

编辑:

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

延伸阅读: